漢尼拔(Hannibal)系列中的歌劇(下)

Image00107.jpg

歌劇女伶的喉嚨:情慾、酷兒和顛覆的愛

〈雪酪〉這一集的開始不從黑暗,而從喉嚨。攝影畫面一路從震動的喉腔和聲道流動渲洩而出,最後退出口腔,呈現出一位高唱韓德爾歌劇《凱薩大帝在埃及》(Giulio Cesare in Egitto, 1724)中著名詠嘆調〈在一個日子裏…我將為我的命運悲嘆〉(E pur così in un giorno…. Piangerò la sorte mia)的歌劇女伶;女伶鮮紅的長裙映襯著演唱背景高掛的紅色緞帶,鏡頭更將觀眾的視角帶往熱淚盈眶的漢尼拔,因為音樂的震撼而無法自拔。

繼續閱讀「漢尼拔(Hannibal)系列中的歌劇(下)」

漢尼拔(Hannibal)系列中的歌劇(中)

hannibal.jpg

「每個生命就如同樂曲」[1]:美食、烹調、屍體和歌劇的殘酷美學

在《沉默的羔羊》經典的一幕中,導演使用了《哥登堡變奏曲》來搭配食人魔漢尼拔逃出監獄的經典畫面。在悠揚的樂聲中漢尼拔幾乎是以血洗的方式屠殺他的監禁者,在殺人動作之外還不忘欣賞巴哈的音樂之美,賦予每個觀眾顫慄的視覺效果和心境上無法抹滅的傷痕。在《雙面人魔》裡同一首樂曲是漢尼拔在影集中首次登場的配樂,卻多了份優雅和寧靜中的不安。

繼續閱讀「漢尼拔(Hannibal)系列中的歌劇(中)」

漢尼拔(Hannibal)系列中的歌劇(上)

Hannibal-television-series-image-hannibal-television-series-36351716-2880-1916.jpg

美國作家湯瑪斯•哈理斯(Thomas Harris)在1981年出版的推理驚悚小說《紅龍》(Red Dragon)中首次讓世界認識了食人魔心理醫生漢尼拔•萊克特,其後的續作《沉默的羔羊》(Silence of the Lambs)和《人魔》(Hannibal)等和1991年上映的電影更是讓這個角色註定給一整個世代的讀者和觀眾留下不可抹滅的印象。

繼續閱讀「漢尼拔(Hannibal)系列中的歌劇(上)」

《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誰才是怪物?

unnamed.jpg

有怪獸,有怪獸。小時候大家都怕怪獸,長大了或許都成為怪獸,無論是以哪種形式。《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以九把刀非常擅長的校園青春類型電影包裝了一個關於非典型、異類和暴力的故事,雖然不時會參雜年輕人的搞笑和MTV式大拼貼的五光十色,然而一旦觸及本片的核心,《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其實是個正經的怪物電影,可以追溯類型血緣到十九世紀以降的哥德小說和恐怖驚悚。

繼續閱讀「《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誰才是怪物?」

《蜘蛛人:返校日》的煩惱:約翰修斯和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

4221396001_5376311910001_5376291855001-vs

《蜘蛛人:返校日》上映了幾天,而我們都被這部電影裡的青少年故事迷的團團轉,似乎可以在一片漫畫商業大片中找到些許的清新和思考的空間。《返校日》不意外的依舊是個超級英雄(或準超級英雄)的故事,但卻又多了點什麼--那種關於青少年的青澀、夢想、想要證明自己的慾望和尋求自身定位的目標。《返校日》之所以和其他的超級英雄電影格然不同,在於他那個青春的色彩之下,其實追尋的是個每個觀眾都曾經歷過的時間和自我--青少年的迷惘和倔強。如果說五月天大叔們在三十望四十之季還能唱出些青年時期的渴望,那麼無怪乎這些製作電影的大叔們(甚至是阿伯們)也這麼努力的想要描繪出青少年時期的困難和艱澀,在《返校日》裡同時也完美的呈現出了一個少年超級英雄的成長。

繼續閱讀「《蜘蛛人:返校日》的煩惱:約翰修斯和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